|
常熟理工学院:坚持校地互动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
|
|
为形成特色,发挥学校的后发优势,常熟理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紧扣“地方性”和“应用型”两个关键词。“地方性”是指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必须以服务地方为重心,在服务地方、校地互动中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应用型”则是指学校在申本期间,根据对所处区域的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现状进行广泛调查的结果,确定的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学校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着陆点。基于这样的思路,学校在在申本期间提出升格后要完成两个转型,即“专科向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型,由教师教育学科为主向理工应用学科为主转型”。目的在于以培养地方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主要抓手,在服务地方过程中实现学校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转型,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转型”的选择方向,常熟理工学院经过《2003-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改革发展“十一五”规划》、首届党代会等三个重要阶段的调整与完善,明确办学定位为: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学科与专业格局,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定位将“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办学定位的核心内容,将“面向社会办学,实现与地方互动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将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围绕三个“核心”,2004年升本以来,学校为切实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强调“注重学理,亲近业界”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其引导下,调整专业布局、确定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初步构建了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校地互动”战略,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促使“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外延和内涵得到了自然拓展和不断深化,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从而开始形成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使学校定位落实在人才培养工作中。
一、校地互动调整专业布局。宏观层面,新专业的设置和传统专业的改造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支柱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同时,要服从学校的专业布局规划,确保专业调整符合教育规律,服务地方经济与主导产业,体现 “校地互动”原则。微观层面,形成了专业申报的调研制度,与地方政府部门广泛交流,了解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同时通过对所在区域人才市场和企业的连续跟踪、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人才需求和企业需求情况;并对周边高校相关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认真调研。为保证新专业申报设置的科学合理,学校建立了有政府、行业、企业各界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申报报告时,充分听取校外委员的意见,确保专业设置贴近社会需求。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专业布局基本到位,已经建成以理工为主,覆盖多学科门类的37个本科专业,新增专业体现了应用性,与地方主导产业匹配度高。
二、校地互动优化培养方案。常熟理工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地方产业多次调整的现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过程中,学校始终将“校地互动”贯穿其中,一是体现在形式与程序方面。注重邀请地方业界人士全程参与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等重要环节,确保专业设置的社会生存空间与后续发展。;二是体现在具体内容方面。培养方案的逐步完善充分体现出学校培养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意识逐步增强。学校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延续开门办学的理念,强调“校地互动”。从学校起草拟定培养计划指导意见到各专业制定具体培养方案,每个环节都要求既要注重学理,又要亲近业界。经过三次大的调整,目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出以下特点:首先是人才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次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等模块构成,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第三是在公共平台课程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类等基础课程模块;第四是各专业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特别是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比重。推行辅修制;第五是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达到25%。2006级开始在培养方案中每年设置3-5周的独立实践周,主要用于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独立实践环节。
三、校地互动拓展培养途径。办学过程中,常熟理工学院面向社会、面向地方,积极主动谋求与企业的合作,引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和“基于任务”的教学方式,逐步达成“知行结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校各专业,主动走近企业,与企业合作,拓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形成了几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课程体系,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二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根据企业要求,结合本科培养规律设置方向课程,由企业主导培养,参加定向培养计划的大部分学生由企业留用;三是“整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依托相关专业建立二级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制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双重引进或双重聘用方式。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四是“校地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已经开始的模式是学校与政府、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共同打造职业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五是“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采用“3+1”模式,学生三年时间在校内学习,一年时间到企业实习或预就业。这些模式的探索让学校的培养途经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相应的培养模式,也可以是这些模式的组合等。目前正在实践的项目主要有:与印度NIIT(上海)有限公司合作;与越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与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IBM-ETP实训项目等。
四、校地互动打造师资队伍。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有一支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根据“与社会、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的发展策略,常熟理工学院选择“三种途径”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柔性”和“刚性”相结合,聘用业界人事充实学校教师队伍;二是选派教师去业界锻炼,培养现有教师的职业素质;三是与业界共同承担“实战项目”,通过合作研发锻炼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这样的思路,2003—2005年,学校利用已有实习基地,开始“零星”派出教师去企业锻炼,并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接触;2006—2008年,学校注重丰富教师培养方式和完善教师使用机制,强调建立起教师到地方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学习交流,接受培训的长效机制。这期间,学校以“双百工程”为抓手,通过基地建设、“横向”课题合作、合作育人项目培训等方式培养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素质队伍;2009年,学校启动“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学校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积极谋求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 建立校地人才共建机制。
五、校地互动构建实践平台。常熟理工学院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持续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与体系优化,不断加强实践平台建设。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转,学校大力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扩建、新建了一大批实践平台。这些平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建设的实践平台;二是与政府、企业合作,依托校外资源建设的实践平台。在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的同时,学校还着力打造实践基地,通过为企业长期提供技术服务,培育建设合作关系稳定,实践项目多样化的综合性基地。实践平台与实践基地建设对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引进了社会资源,通过资源共享,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物质保障,满足了学生进行一般实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获得科研项目,或有机会参与技术服务和共同研发,从而得到培训提高。
六、校地互动创新就业机制。常熟理工学院提出要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就业创业方向,将“校地互动”向就业创业工作延伸,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就业工作体系。第一,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创业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技能。第二,引进企业资源,拓展创业基地。学校通过建立校友联谊会、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学校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建立创业基地。学校充分挖掘和开辟校内外创业市场,将大学生勤工助学、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载体,锻炼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创业。第三、校企合作,推进预就业工程。学校每年在与常熟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多次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筹备各种类型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积极寻求通过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目前已与8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双向合作协议,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学校大力推进预就业工程,与企业签订预就业协议,定制培养模式,在三年级或者四年级开始预就业工作。(理宣)
|
共1页 1 |
|
|
|
|
|
|
|
|
|
|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
|
|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