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爱铸就学院魂--透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大爱”文化 |
|
|
皮书举 刘华琼 韩景
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大爱是爱人之爱,是对人深远的爱,是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爱。作为高校,大爱精神就是大学和大学人对学生、学校、国家、社会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为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校之心、爱学生之心,即大学人的职业精神,体现为爱校爱岗、敬业负责的精神,追求真理、广包宽容的精神,公平正义、团结诚信的精神和爱国为民、服务社会的精神。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一直以大爱理念引导师生,以大爱之德感染熏陶师生,以大爱之心培育学生,以大爱之举关心帮助学生,把大爱精神作为学院精神的核心,以大爱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铸成该院校园文化的灵魂,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爱”品牌文化。
创建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院一直把“爱”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创立并践行着以“爱”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全院教职员工都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结合自身岗位,以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为己任,全心全意奉献着“爱”的智慧和辛劳。
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全面关爱每一个学生。学院党委、行政提出“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工作理念,对学生的关爱渗透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精细管理年”、院长接待日制度、学生事务限时办理制度,督促全院各部门从深入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入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质量。教学质量检查及优质课评比、第一课堂的教学实施、学院领导定期深入教室和寝室与学生交心谈心、辅导员进驻公寓……全体职院人把学生当子女,当弟妹,想学生之所想,全身心地为学生营造充满温馨的家园。
以职业为切入点,全程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关爱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关系学生未来前程的重要能力。学院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建立了党政齐抓共管,校企合作联动,全院教职工人人关注、参与的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全程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一是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统筹安排职业指导教学工作;二是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将职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统筹安排;三是组织和举办了职业设计的专题讲座,开展团体(个体)职业指导咨询;四是全员参与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人生目标,明确努力方向;五是坚持每学期都举办优秀毕业生和成功人士事迹报告会,通过典型事例、成功经验和成长经历,给大学生以教育和启迪,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理想,增强职业信心;六是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通过典型引路,提升职业生涯设计的层次和水平;七是实施就业指导、跟踪调查、实习回访等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全程服务学生就业;八是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2009年,学院又实施了以就业为导向,专业研究室主任、职业导师(专业课教师)、德育导师(公共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分工合作,相互衔接的“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所有教师、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从而使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奠定了基础。
以“爱心基金”为依托,全心全意帮扶困难学生。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学院给予了特别的关爱,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提供帮助。学院师生、企业、慈善机构及社会友好人士积极捐款,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对家庭贫困学生,学院提出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的目标,拿出专项资金,通过“奖、免、缓、贷、补”等方式,同时提供院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他们圆满完成学业。
从2005年开始,学院实施了党员干部关爱学生“联、帮、促”活动,“联”就是共产党员联系贫困学生,“帮”就是从思想、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帮助贫困学生,“促”就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在党员与贫困学生、学院教职工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连心、亲情联动的桥梁。
大爱关乎本心。对于心理障碍学生,学院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建立了专门网站,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指导教师,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讲座、报告、个别咨询、预约谈话等,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形成了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营造“大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弘扬“大爱”精神,培养充满“爱”的学生。大爱激励人心。学院以重大纪念日、节庆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学院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三爱”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每学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感怀党之恩、国之恩、社会之恩、师长之恩、父母之恩,知恩进而感恩、报恩,进一步增强爱国成才、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国情和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与学院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
宣扬“爱心”典型,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大爱感染人心。学院确立了“爱党爱国、献身教育、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言行示范、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注重榜样的引导作用,开展了“十大爱心标兵”、“十佳道德模范”、“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评选活动和“红烛奖”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用先进人物的“爱心”事迹感染广大教职工,用道德模范的行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培育“母校意识”,用爱凝聚人心。大爱凝聚人心。只有对母校有着强烈的热爱,广大教职工才能以校为家,爱校爱岗,“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生才能爱校如家,以身为“学院学子”为荣耀,对母校难以忘怀并充满自豪感。为此,学院一是发挥校史陈列室作用,通过展示学院发展史、历年比赛中取得的光辉业绩以及优秀毕业生档案,让学生对母校引以为傲。二是弘扬“厚德、笃学、慎思、敏行”校训,引导和激励师生员工胸怀远大理想,立德修身;三是创作了体现学院特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旋律积极向上,歌词催人奋进的院歌,并广泛传唱。每年举办院歌大赛,在重大活动、集会时都要求唱院歌,振奋了广大师生的精神,凝聚了人心,陶冶了情操。
铸造以人为本的校园灵魂
人本关怀,校园因“爱”而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学院“大爱”理念的核心。学院真诚倾听师生员工的呼声,真情关心师生员工的疾苦,真心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尊重教师创造、支持教学创新,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营造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真正让教师干事有舞台、创新有动力、发展有干劲。学院尊师爱生、教师敬业爱生、学生爱校,塑造了团结向上,勇于开拓,重视实践,认真做事,踏实做人,追求卓越的校风;形成了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教风;营造了诚信、自信、好学、创新的学风;形成了廉洁、亲民、服务至上的政风。风正气爽,在大爱为魂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育人奉献,师德因“爱”而升华。“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之“爱”,最好的表达莫过于以最大的热情躬身教育教学。在学院,因为“爱”,师德升华,每一位教师都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热爱三尺讲台,关爱每位学生,用爱心培育爱心,用人格塑造人格,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老黄牛精神代表和红烛式人民教师先进典型。
成人成才,教育因“爱”而成功。大爱让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也让学生爱师、信师、学师。师生情感互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实现了情通理达。学生感受到学院的关怀,爱校如家,学习目的明确,科学规划学习生涯,学风浓厚。“爱”的弘扬、感恩教育为学生筑牢了精神支柱,发掘了创造潜能,培养了健全的人格,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大爱精神”的感染力、穿透力和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了学生的成功。两年来,先后有10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以上科技、文化及综合表彰和奖励。学生职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品牌项目,校园文化因“爱”而蓬勃。大爱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呈现良性互动局面,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如学术讲座类的“千山论坛”、“知行讲坛”;展示大学生风采类的十佳歌手大赛、十佳舞蹈大赛、爱心义演等。活跃的社团与富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校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前,全院共有学生社团50多个,涉及思想政治理论、科技、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在校内外有影响的学生社团,如护理系武术协会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有多人获奖;雨地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文学社团;红十字会是国家级先进社团;职业生涯设计、人文沙龙、爱心义演、辩论会、专业技能比武等一大批品牌特色活动吸引着广大学生,使青年学生浸润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服务社会,产学结合因“爱”而共赢。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学院对社会大爱的实施途径之一。学院坚持“1233”办学模式,确立“立足襄樊、面向湖北、服务周边”的服务区域定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围绕专业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施了订单培养、共建专业、共建教学团队、共建技术培训中心等多项合作项目,并在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等诸多方面,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产学研合作实践中也培养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服务本领,实现了“共赢”。
感恩回报,善心义举因“爱”永传承。大爱无疆,大爱无言。“爱心传递”已经成为学院文化的一种内在张力。教师将大爱思想传授给学生,学生再以大爱精神回报社会,爱心传承,实现了良性的“感恩”循环。“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融入社会,把握未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新农村”等主题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扶孤助残”志愿者活动、“清洁城市,做城市美容师”、“麦收行动”、“志愿服务,奉献省运会”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受到大学生广泛关注,体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助残行动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湖北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省十大志愿者服务集体”、“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手拉手’支教团”。两年来,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踊跃报名应征入伍,报效祖国。学院成立了“我以我血抗艾滋”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义务献血量占襄樊市中心血站采集血量的50%以上。学院成立了“防艾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红丝带走进乡村”,在襄樊部分社区、农村开展防艾宣传工作。学院同襄樊市社会福利院签定了联合共建协议,定期安排师生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体检、清理卫生、交流谈心,为他们送去爱心、送去温暖。通过爱心义演、直接捐助等方式踊跃为贫困学生、下岗职工、贫困灾区、对口帮扶学校捐款、捐物。经常参与社区医疗服务等爱心活动。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朱秀建被评为“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襄樊第一人”冯耀东被评为“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还有“与英雄血脉相连”的义务献血积极分子方宏峥等等。这些先进典型代表都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爱心。
汶川大地震灾情发生后,全院广大干部师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校训中“厚德”精神的内涵。学院的凝聚力、号召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全体师生员工蕴藏于心底的深厚的爱国、爱民、仁慈、善良之高尚情操得到了充分彰显。大家和衷共济、众志成城,通过捐款、献血、祈福、集体哀悼等多种方式投身到这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之中。捐款达40余万元,学院的活动图片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刊登。
大爱铸就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灵魂,在这个洒满爱的阳光的校园里,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在工作中努力践行着大爱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大爱教育下心怀感恩,学院的大爱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辐射到社会各个层面,引领着道德风尚。让我们继续高扬爱的旗帜,用大爱精神铸就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
共1页 1 |
|
|
|
|
|
|
|
|
|
|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
|
|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