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南开大学2009级新生汪正运办理入学手续时,交了一份“暑假作业”,上面记录了做义工的经历。
从2006年起,南开本科新生入学时都要提交一份作业:利用入学前假期做义工或工作,并写一篇学前社会实践报告。
南开大学创办至今90年,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的人才,求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知中国,服务中国
南开大学自2008年试行研究生培养新方式,以经济学院14个具有博士点的专业为试点,在同一专业内实行“学术应用型硕士生”与“学术研究型硕士生”,分类培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一学生康川川介绍:“应用性课程强调技能培训与经验传授,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实用知识,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后的适应过程。”
知中国,服务中国。南开一贯“公能”教育并举。建校初期,校长张伯苓开教育界先河,创建“活”的教育模式,设立社会调查课,鼓励学生走向民间,了解社会现状。如今,南开大学每年有近百支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农村、企业、社区。
今年暑假,南开大学20名学生前往江西省万载县,以研究项目方式开展实践调查,挂职的博士研究生由万载县任命为相应委、办、局、乡镇副职。去年,南开大学和天津市津南区政府启动博士服务团挂职锻炼项目。
严少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专业二年级研究生。2008年7月,作为“天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10名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和28名大学生来到地震灾区陕西省宁强县,参加为期1年的专项志愿服务。
他说:“支教的日子每天紧张而充实,从天真的眼神中,我看到对知识的渴求,对年轻的我来说,实在珍贵”。
在法国里昂第二大学举行的2008经济科学年会欧洲区会议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本科生于畅、王宇合写的《选择的背后:基于在中国进行的脑电监测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的数据分析》一文,获邀参会并作30分钟论文宣讲。
南开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滨海开发研究院承担课题项目千余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71个,全校半数以上教师和许多研究生参与。
近年来,部分高校扩张迅速。南开没有追求撩人的数字,而是在现有物质基础和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保证用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办学资源不被“稀释”:每年本科生招生3000人,研究生招生3000人左右;专职教师1800多人,学生2万余人,师生比不到1比12。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说,南开作为一所人文、科研、学术“重镇”,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保守”。一代代南开人告诫自己,要遵循校规,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遵循办学规律,“求精求强,注重特色,守正创新”,南开宁作“前进中的保守者”。
教是为了不教
2009年8月,在“英特尔-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挑战赛”中国区选拔赛上,商学院研究生林建建、徐添、张梅玉为代表的南开团队获得季军,将于11月赴美参加决赛。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贺文霞说:“在南开,课外学术活动不是‘不务正业’,学校的‘创新学分’制度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乐于创造。”
南开在全国首推研究生招生“体验式”面试,率先实行社会实践导师制,设立创新学分、创新奖学金、大学生创新“百项工程”等。南开学子的研究问题广泛,许多科研团队是来自不同学院、文理交叉的“联军”,在他们背后有强大的指导教师队伍,其中不乏校领导、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
“人所少有,我所专长;人尚未及,我能先登”。“创新”品格使南开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领域保持前沿地位。南开的经济、历史、数学、化学四大基础学科在全国学科排名中居前三,化学和历史连续多年担当“排头兵”;世界上第一本植物基因染色体图谱、第一台阅读不耗电的电子书、中国第一套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南开指数”、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除草剂等先后在南开诞生;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东亚金融研究中心、南南合作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
社会上对南开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意志坚定,坚忍不拔,具有创新精神。三星电子天津分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喜欢南开大学学生,他们合群,创新意识强。扎实工作同时推陈出新。”
90年来,南开大学培养了各类人才155546人,“为公”、“奉献”、“创新”,南开品格的光芒和气韵,在他们生命深处温暖如春。
青春源自哪里?
90年,对一个人来说会老态毕现。对一座学府,则意气风发,日显练达。今天的南开,充满朝气。
南开大学保持青春的源泉在哪里?
——源于代代传承的南开品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南开大学推行“全员育人”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肩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和“公能”品格示范者的双重职能。
已故国际数学大师、南开大学教授陈省身坐着轮椅为本科生讲课;102岁高龄的南开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杨敬年现在仍通过电话给国内外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精华和人生思考。
——源于聚贤纳才、兼收并蓄的胸怀,沉潜务实、环境宽松。南开大学坚持开放办学,面向全球招聘院长,延揽各类杰出人才;启动“百人计划”,每年选拔100名优秀本科生作为后备师资到国外一流大学和专业师从一流导师深造。南开大学校长饶子河说:“我并不担心这些被派出去的精英学成后的归宿,即使不回南开,他们不论在哪里贡献智慧和才智,都是南开的骄傲。”
南开不给教师下达科研硬性指标,智慧和成就却如一道流向远方的水,总有不竭的后续。35岁的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沈月全是我国“973计划”年轻的首席科学家;31岁的王崇颖日前被国际孤独症研究协会授予“发展中国家专业人士奖”;而立之年的赵斌合成出世界上第一例基于稀土和过渡混合金属的三维纳米管状聚合物;现代光学研究所青年教师刘海涛在微纳米光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源于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矢志追求。南开与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个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2009年7月,南开大学成立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面向全球提供汉语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专门培训,开展专业研究。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说:“近年来,南开致力于营造融汇中外文化的新生态,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大学如何做到引领社会同时不被社会价值同化,服务社会同时被社会利益所左右?
为新生做报告时,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老先生回答:是月亮,因为月亮在夜晚发光,那是我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
李正名说:“你的父母、亲人、国家和社会一直为你付出,你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时要埋怨;一旦外人为你做出类似行为,你就受宠若惊,充满感激。这不跟‘感激月亮,否定太阳’一样糊涂吗?”
“没有爱国主义作基础,任何教育都是空谈。”这是93岁的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的心声。申泮文把自己执教69年的经历总结成一个公式:事业的成就=教育+勤奋+机遇+奉献,而灵魂是祖国。
创建于民族危亡之时的南开,以救国、强国为目标。创始者张伯苓先生没有简单照搬西学,也不一味继承传统儒学,而是“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勤勉务实,上下求索中国近代大学发展之路。
“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上世纪20年代,南开大学成立东北研究会,以实际行动救亡图存;西南联大时期,南开大学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建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开展社会、经济、民俗、地理调查,调查成果的一部分为抗战交通要道——石佛铁路提供所需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道路,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带头调整教学和科研方向。上世纪60年代初,南开创建农药化学等应用型专业,创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使我国摆脱了农药长期依赖进口的困窘;“文革”结束,南开大学在本科保险专业中建立精算方向,填补国内保险业空白;近年来,南开成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奖励制度”和“理论研究立项资助制度”,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并付诸实践。南开大学2008届毕业生中,5.25%的研究生和10.37%的本科生选择到祖国西部……
来自河南农村的经济学院2009届毕业生安银阁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远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检察院工作,与几名南开同学一起成为服务西部的志愿者。安银阁说:“老师鼓励我,要出人才,有成就,最好去哪里?到基层去,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朱剑敏、张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