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历程 特殊贡献 特殊使命--写在青海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 |
|
|
高原十月,秋风送爽,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高原名校,迎来了六十华诞,当记者走进青海民族大学,校园中处处洋溢着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青海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民族高等院校,是迄今惟一一所扎根青藏高原办学的民族高校,也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与众不同的环境、使命和任务,造就了青海民族大学的特殊性。值此喜庆之际,我们从其发展历程、社会贡献、历史使命的视角对其特殊性进行回顾和展望,以励其今后又好又快发展。
伴随共和国诞生,历程特殊曲折发展
中华人民共国的建立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从此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然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要站稳脚跟并阔步前进,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尤其像青海这样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除了经济建设外,政权建设和政治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政治建设急需大批干部和人才。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1949年9月5日青海获得解放的当月,中共青海省委就决定在西宁创办一所以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干部为主要任务的新型学校。1949年12月12日,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宣告成立。她就是青海民族大学的前身,也就是青海高等教育的先驱。
办学初创时期,条件极为艰苦,校址几移。创立之时,借用原国立师范学校部分校舍和教学设备办学。1950年3月,青干班从原址迁入市内宏觉寺街原西宁中学(现西宁五中)。同年5月,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易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9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青海省人民公学更名为青海省民族公学。同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决定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立校区。几经选址,最后选定在市区东郊湟水北岸的中庄村。1951年破土兴建,1952年建成并搬迁就绪。1956年9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将青海省民族公学改建为青海民族学院,从此步入了我国高等教育序列,开启了我省高等教育先河。1958年兰青铁路开建,学校再次迁移。新址选在西宁市东郊湟水南岸的曹家寨,并开始破土兴建。两年后陆续迁至新校址,从此实现了“定居”。
办学前期,命运多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青海高等教育初具规模,至1962年发展为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学院、青海医学院等“八大院校”。不久,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重大调整,青海省积极响应,我省4所高等院校,只保留青海民族学院,其它几所停办,将师范学院的中文、政教、数学、物理、化学5个系,医学院的医疗系和农牧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并入青海民族学院。这次调整,原各校校址不变,未能实现统一领导。1964年,青海省高校再次进行调整,原合并院校恢复建制,并把青海民族学院原有的政教、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系和专业并入青海师范学院, 1965年3月,原暂留青海民族学院的藏文系也并入青海师范学院,同时将大部分专业教师、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全部划归师范学院。使学校发展受到重创,已经完全不具有高等学校的性质,其办学职能成为干部轮训和文化补习,回到了16年前初创时期的原点。
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国性的灾难,该校也是重灾户,广大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甚至有2名校领导被迫害致死,校园里也发生了严重的流血事件,正常的教学生活受到极大破坏,该校发展陷入困顿之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该校大力拨乱反正,纠正大量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大量问题和部分教职工的特殊困难。从而,改善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逐步恢复了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秩序,该校事业开始步入正常轨道。
进入新世纪后的10年,是青海民族大学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00年,青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青海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青海职业技术学院,并并入青海民族学院,同时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将青海民族学院建成青海民族大学的目标。2005年,省政府和铁道部协商,决定将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3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以来,制定并落实《青海民族学院关于增强综合办学实力行动计划》,通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创建青海民族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实现了几代民大人的夙愿。这10年的时间,该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占地面积由300多亩扩大到700多亩,学生规模从3000多人扩大到10000多人,本科专业由7个增加到51个,硕士学位点从2个增加到27个,固定资产由8000余万元增加到3.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2000多万元增加到8000多万元。
服务新中国建设,贡献特殊彪炳史册
青海解放伊始,就立即创建青海民族大学,省委、省政府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让她为新青海建设服务,为新中国建设服务。60年的实践证明,青海民族大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忠实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在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建设、民族教育、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与此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后,首要而迫切的问题是建立人民政权。青海解放的当月省委、省政府就决定筹办青年干部训练班,其任务是:“在短期内为党在青海地区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程度的青年干部。”青干班时期先后招收2批学员,共249名,其中除94名留校继续深造学习外,155名学员完成培训任务后分赴各地工作,其中148名被分配到我省各级党政机关、文教战线、经济建设等部门,7名被派往西藏工作。
1950年5月,为适应青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条战线需要大量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形势,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青年干部训练班改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为突出学校民族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不久又更名为青海省民族公学。其办学方针以长期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为主,短期培训少数民族青年党政青年干部为辅,到1955年,在校学生发展到537人,其中少数民族491人,占学生总数的91.4%,藏族占学生总数的53.8%。由于学员大都来自于农牧区,具有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优势,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他们走向社会后,不仅大大缓解了民族干部严重缺乏的矛盾,而且在农牧区基层工作得心应手,既能够直接面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工作,又可以作为翻译人员,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忠于职守,不怕吃苦,不怕反革命恐吓,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在青海和西藏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特殊贡献。
1956年青海民族学院成立,随之设置大学部,并陆续设置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旨在培养各民族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从更高层次和更加广泛的领域服务青海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全国解放后,反动派为长久维持其黑暗的封建农奴制,1958年在青海玉树等藏区发动叛乱,1959年3月在西藏发动叛乱。在两次平叛战斗中,青海民族大学有一大批学生参加了平叛战斗。1959年第一届大学生毕业,而他们还未走出校门就接受了参加平叛和民主改革的艰巨任务,全班学生被分配到西藏参加平叛工作。平叛结束后,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留在西藏担任区级领导干部,从事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在藏区的一场特殊斗争和深刻革命,青海民族大学学生作为一支重要力量集体参与其中,为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乃至牺牲。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青海民族大学建校60年来的最大贡献也在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青海民族大学共培养了6.6万多名各类人才,其中4万余名在民族地区工作,6000多名在西藏工作。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特别优秀的管理人才,有38人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1200多人成为厅局级干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毕业生占全省处级领导干部的20%,民族地区各州县处级干部中的比例占到28%—52%。他们担负起了各地经济建设的领导重任和责任,为青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该校毕业生中有90多名党员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多名党员成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是全省推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经济建设需要团结的氛围、稳定的环境以及巩固的边防,而青海民族大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其他高校无法替代的作用。该校学生中的65%以上都是少数民族,有近40个民族的学生在校学习。各民族学生经过在校三四年的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以及系统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育,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他们走向社会之后,则成为促进各地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近几年,该校由于为青海的社会稳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广大的基层干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这些基层干部中的大部分就是青海民族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因此,该校对维护社会稳定的贡献不可磨灭。另外,还有一大批毕业生投笔从戎,献身国防事业,他们中有的参加中印边境战斗,有的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冲锋陷阵,流血牺牲,立有战功,有些成为将军,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
长期为民族教育事业服务,这是青海民族大学又一贡献。公学时期的部分学员从事教育工作,成为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先驱。青海民族学院成立之初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中小学师资”。1961年增设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训班”。1962年省委对该校提出要求,“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中学师资”,为适应我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需要,各系还大幅度增加了藏语文课的比重。“文化大革命”期间,仍坚持培养牧区中小学师资,开办过师资培训班和中师班。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大力设置师范类专业,加快服务民族教育的步伐。20多年来,青海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他们以基础知识扎实、敬业精神良好而享誉省内外,2000年并入该校后进一步强化了师范教育。据统计,青海藏区基础教育师资的47%来自于该校,其中藏语及藏汉双语基础教育师资的78%来自该校。
进入新世纪后,青海民族大学在省内率先进行学分制改革,创造性实施浮动学制、本科辅修、双学位制,并取得成功,有力推动了全省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以来。该校跻身改革与质量工程全部子项目,2003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评估的42所高校之一。2006年,旦正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成为全省惟一国家级教学名师。2004年、2007年、2009年,该校《藏族古典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藏族文学史》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全省惟一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本科院校。2004年,该校被选定为全国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之后,2006年,又进入全国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行列,这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可以说,青海民族大学为推动青海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青海民族大学高度重视民族类学科,打造学科品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其相关学科,以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享誉国内外。民族学学科以国家基金项目多、获奖成果多、高学历教师多、学位点多而享誉省内外。药物分析学学科以服务社会能力强、校企合作深入等特色形成学科优势。该校创造性地将长期流传民间的传统唐卡绘画艺术搬上大学课堂,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这些一系列品牌学科,都是我省少有的并在全国具有话语主导权的学科,可谓为全省乃至国家高教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历史新起点,使命特殊任重道远
国家期得士,桃李自无言。新起点,新使命,青海民族大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进一步理清了办学的新思路,确定了发展的新目标,将更加坚定不移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长治久安和祖国统一,不负使命,再铸辉煌。
服务国家战略。青海民族大学是青海高原惟一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地位和任务极其特殊。青藏高原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与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等多个国家接壤,拥有一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这里生活着以藏族为主体的20多个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汇集之地,也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同时还是各种敌对势力、分裂势力破坏、捣乱的重点地区。因此,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边防巩固等方面,青海民族大学将坚定不移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新贡献。
培养合格人才。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形势下,青海民族大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的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功能,将一批又一批各民族学子培养成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使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人才培养环境,使各民族学生成为政治过硬,专业过关,素质良好,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加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既代表高校的发展水平,又体现对社会的贡献。青海民族大学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将进一步凸显科研优势,提高科研质量,凝练科研方向,多出原创型成果,打造科研团队,造就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增强在各学科领域的话语主导权,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曙光漫天,大地春浓。我们坚信,青海民族大学拥有一个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按照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要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要求,继续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诚团结、乐于奉献的青海民族大学精神,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共1页 1 |
|
|
|
|
|
|
|
|
|
|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
|
|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