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外国语大学办学史上的三次飞跃 |
|
|
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这是祖国的节日,是人民的节日,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自豪和庆祝的节日。
深入的理解是最好的纪念,朴实的行动是最好的庆祝。在同迎祖国华诞的日子里,有太多的情感需要表达,更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回味。我们应当思考些什么,又应当做些什么?祖国倾听着我们的心声,时代期待着我们的回答。
2009年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将迎来建校60周年的华诞。经过60年的办学历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确立和保持了高水平的学术地位和教学质量,为国家和上海地区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现有松江、虹口两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一千多亩。
一所一流的大学,其最主要特点体现在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并作出独创性的成绩。上外有着一流的校园设施和环境,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外语人才”,是上外在本科教育中不懈追求的目标。上外素有“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祥地之一”和“江南第一高等外语学府”的美誉,这不仅因为上外是一所有着半个多世纪办学历程、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外语学府,更因为她的学科和专业门类相当齐全,学科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著,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上外现有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院(筹)、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俄语系、德语系、法语系、西方语系、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海外合作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22个全日制二级学院,设有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泰语、波斯语、印度尼西亚语、希伯莱语、越南语、瑞典语、荷兰语、乌克兰语、汉语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法学、国际政治、对外汉语、翻译学、新闻学、教育技术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34个本科专业。上外现设有2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此外,还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目前,全校共有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100多名,在校本科生6000多名,高职生1000多名,外国留学生1400多名。
上外创办至今,始终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专业结构设计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非通用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上外设立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学分制和主副修制。
改革开放以来,上外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已与6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校际交流关系。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上外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和知名学者被聘为兼职教授。每年派遣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或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露创新能力和智慧才华。
上外设有多项奖学金、贷学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上外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上外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建校60年来,上外努力培养外语基础厚实、专业口径较宽、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注重提高和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使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上外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上外是一所海边的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前沿的上海,是上外与生俱来的优势。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上外,造就了上外。上外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精神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上外建校60年来, 培养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国际型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
新中国的成立使上外得以迅速得到发展。建校60年来,上外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如今,开始了向高水平有特色的外国语大学迈进的新征程。上外走过的60年办学历程,可以用“三次飞跃”来进行回顾和总结,加以概括与提炼。 一、开创建设多语种高层次外国语学院的新路,实现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的第一次飞跃。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上海俄文学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需要大批俄语人才的情况下,由陈毅市长倡导,经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革命大学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上海俄文学校由此成立,上海市委任命姜椿芳同志为第一任校长,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一所高等外语学校。
当时的上海俄文学校还是一所专业结构单一的以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俄语口、笔译人员和俄语教学师资。从1949年底学校成立至1952年,相继以培训方式招收了3期学员,教学上以翻译训练为主,学员毕业后充实到国家外交、文化、经济、军事等有关部门。
1952年以后,上海俄文学校教育教学开始走向正规。从1952年9月起,学校从第4期学员开始,实行正规固定学制,设俄语、马列、体育3门课程。新生入学后,经过一周的入学教育,然后开始系统地学习3门课程。当年12月4日,学校首次聘请苏联专家毕里金斯卡娅来校工作,指导编撰俄语读本(1-4册)和会话教材。
1954年4月,政务院下达《关于全国俄文教学工作的指示》,规定:“俄文专科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翻译干部(约占有70%)和一部分师资(约占30%)”;由此明确了上海俄文学校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为此,上海俄文学校开始在第3期学员中开设师资班专门培养教师。同年9月,在苏联专家倡议下,学校还开设了2年制的研究生班。
1955年6月,教育部召开俄语专业教学计划审定会之后,学校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3年制俄语专业教学计划。主要特点是:(1)加强了语言理论课,设立了语音、语法、词汇3门课程,实行“分科教学”;(2)增加了文学课程,不仅有俄罗斯苏联文学作品选读,还开设了俄苏文学史课。
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工作从培训式教学走向正规化教学,梳理了正规教学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了教学组织,取消了综合性的俄语教研室,成立了实践课、翻译、文学史、语言学等10个教研组,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校生(包括研究生)扩大至1900余人。至1956年6月,先后毕业2087名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国家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急需的俄语人才。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俄文学校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国务院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法语、德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当年,上外俄语专业仍招收新生,英、法、德语专业积极准备办学工作,定于1957年招生。但随之而来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使上外英、法、德语专业当年的招生计划未能实现,学校发展相对萎缩,学校不得不于1957年至1960年陆续调出相当数量的外语教师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 1961年4月,中央召开了文科教材会议,规定了文科的教学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外语等7个专业的教学方案及教材选编计划。在这次会议之后,全国高校的文科教育恢复了正常秩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此期间,上外在教学上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神仙会”的方式,组织开展学术讨论及研究,提出教学改革的意见与措施,推动教改工作的发展;二是开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的修订工作,狠抓“双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是以实践操练为主,贯彻“精讲多练”、“启发思维”等教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将学习辅导员改称为政治辅导员,并开始建立班主任制度。
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当时,被列入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校为36家,其中的外语类高校是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学院。
这一时期,上外还新增了夜校部、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和附属外国语学校(即上外附中)、附属外国语小学(即上外附小)等教学部门。学校的专业设置已从单一的俄语专业发展为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7个外语专业,学校的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后劲,从而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学校办学史上人才培养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培养单一的俄语人才发展为培养高层次多语种外语人才。
正当上外师生和干部鼓足劲头、充满信心地迎来办学的新发展阶段时,一场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首先从文教战线开刀,一下子就搞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上外和上海市其他高校一样,从1966年6月起就开始了所谓的“停课闹革命”,全校党政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教学科研限于停顿,一大批校各级党政管理干部和教师遭受各种迫害和打击。
从1972年开始,“文革”进入后期,随着对林彪反党集团的揭露和批判,邓小平同志复出和重新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文革”的严重错误及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和减轻,遭到严重破坏、陷于停滞倒退状态的高等教育逐渐有所恢复,上外的情况也随之有所好转。
随着国家外交工作逐渐打开局面和对外交往的有所扩大,国家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显得十分突出和紧迫。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上外于1972年5月恢复招生,招收了536名工农兵学员,编入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9个专业学习,学制3年。从1973年起,上外增设了阿尔巴尼亚语专业。由此,上外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了教学秩序的重建和教学工作的恢复。上外首先恢复了系的建制,重建了教研室和教学组,开放图书馆,等等。上外尽可能地为当时的工农兵学员三年专业学习提供较为扎实的系统教学与精心培养,包括开设6门课:专业外语课、汉语课、政治课、体育课、第二外语、知识讲座等等;其间,还组织工农兵学员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将学到的外语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中。与此同时,上外还承接和完成了一些外语人才的培训教学任务,如在1972年,培训了75名上外出国师资培训班学员;从1972年至1974 年,连续3年从当时上海各所中学的1972届、1973届、1974届中学毕业生里先后选拔了3批约300名左右的学员进入为期4年的“外语培训班”。他们分批编成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和阿拉伯语专业培训班,赴安徽凤阳的“五七干校”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外语。在此期间,还举办了黑龙江俄语函授班、云南西双版纳英语短训班和有1400多人参加的各类外语短训班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仍处于十年动乱时期,上外和其他高校一样,教学工作仍不正常,学制短,再加上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和无休无止的“批判”等来自“左”的方面干扰,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外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困难。再加上课程单一、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和水平不高、知识面窄,语言训练少等等,致使教学质量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十年动乱终于结束。上外教学工作开始逐渐走出低谷,得到重新发展。
1976年10月至1983年,是清算“四人帮”罪行和“文革”错误,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和百废待兴的阶段,也是上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项事业恢复生机、稳步发展的时期。上外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招生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同时加快修复和健全电化教学设备,恢复执行各项教学规章制度。
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事业的发展对外语人才不断增长的需要,上外利用徐家汇南丹路上原来的一所中学校舍,筹建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分院(后划归上海大学);还开办了高校外语教师培训班,在夜校部设立了英语、日语专业本、专科教学与自学考试,并办起了英、日、俄、法、德、阿拉伯语等多种外语的非学历培训班,为全市有志于掌握外语的在职青年和各方面人士提供了学习外语的机会。1981年11月,上外开办了外国留学生中文学习班,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教学事业由此开始不断得到发展。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外具有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语言学等6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综上所述,自1956年上海俄文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在1963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直至1980年代初期,上外30年的办学历程,可谓在一次又一次的曲折中执着前进,在一个又一个困难中赢得发展,终于完成了从原来的单语种(即俄语)专科外语学校到拥有多语种专业即具有英、俄、日、德、法、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十几个语种和具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办学层次的外国语学院。在党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下,上外终于实现了办学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二、探索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新模式、实施招生制度重大改革,上外进入“211工程”行列,实现办学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条战线急需外语人才的情况下,由上外等外语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国家外交外事外贸等各条战线上的骨干。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以往单一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为主的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显露出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不广,对工作适应性不强等。当时的上外党政领导和一部分师生有感于此,认识到外语教育不能再按老的模式搞下去了。要解放思想,变革传统的外语教育模式,走多语种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的新路。要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既掌握外语,又懂某一门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从1982年开始,上外着手准备由单科的外国语学院向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方向发展的诸种努力。
为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上外首先在各系增设选修课,一方面扩大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促进教师更新知识和积累相关资料,为开设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专业准备条件;其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教师第一、第二、第三学术梯队,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再次,在实施这项重大改革的过程中,既注意保持原有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优势,又对开设新专业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使这项教育改革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进行。
在做好上述工作基础上,从1983年开始,上外陆续增设了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对外汉语、外事管理、新闻传播与技术等新专业。这些新专业旨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又具备应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986年,上外首批国际新闻专业双学士毕业生一毕业,旋即受到新闻媒体、政府机关、高校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随着之后几年里上外培养的复合型、双语型外语人才的毕业和就业,这一改革及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效,逐渐受到社会和用人部门的欢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上外毕业的复合型、双语型人才外语水平高,口译能力强,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工作适应性强。
从1993年开始,在国家教委、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上外在全国高校率先实行了新生入学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上外招生制度改革一经推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并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为使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从1993年4月开始,上外先后推出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二是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三是实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并对特困生给以补助;四是提高保送生的比例。以上措施得到广大考生及家长和社会各方的理解和支持。1993年,上外原计划招生677名,由于生源情况好,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从录取新生的素质看,重点中学毕业生占80%以上;“三好学生”占80%以上;团员占98%,党员8名。生源相当优秀。
在进行招生改革的同时,上外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新的语种和新的应用学科专业。自1993年以来,相继开设了国际会计、涉外秘书、广告学、信息技术、广播电视、国际政治、外交事务、公共关系等一批旨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和课程,使高等外语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外交外事外贸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项工作的需求服务。
与招生制度改革相适应,自1997年以来,上外逐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招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上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校内管理制度改革。从1993年起,上外改革了管理体制,陆续建立了七个二级学院和一个社会科学研究院,实行简政放权,加大二级学院(系)行使职权的能力,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形态的办学实体。与此同时,上外党政部门实行精简调整,由原来的20个部处减少到15个,精简了10%的人员。对各院系部门实行定编和目标管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上外抓住机遇,扎实稳步地推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既为上外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促使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上外各项工作的前进,由此实现了上外办学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三、践行新校训,推进“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和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上外办学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上外办学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始于2005年4月上外新一届党委成立。其目标是服务和对接国家的战略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对高水平国际型人才的需求,将上外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再来一次大的改变和提升,也就是将从培养语言类、复合型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提升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情怀、人文素质高、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强的国际型创新人才”这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自2008年初开始,上外正式启动了“国际型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上外党委认为,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尤其是外语类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理应自觉担当起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对于上外这样的国内重点外国语大学来说,培养国际型人才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上外自建校以来就始终孜孜以求和为之不懈奋斗的办学目标。尤其是当前,更是上外自觉发挥自身的办学强项和传统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而作出的一个坚定选项。
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上外推出了“全力推进‘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实施,着力打造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这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这一实践载体以着力打造高端外语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办学三项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全力推进“学科兴校”和“人才强校”战略为支撑,以知识创新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为目标。其中打造“三个核心竞争力”是上外的特色发展战略。实施国际型办学战略是上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上外的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其内涵就是建立起融汇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体制与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上外党委发动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就如何加强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展开了多层面多方位的深入讨论和认真思考,并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共识。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上外党委强调,推进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就要坚持和提升上外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精英教育和卓越教育理念,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应围绕国际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为此,要从上外自身的办学特色、文化环境、培养模式和所担当的新使命出发,在全校着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利于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建立并不断优化有利于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各项保障机制。
上外党委认为,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必须破除狭隘的外语工具观。我们要培养的国际型人才,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国家迫切需要的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民族精英人才。他们首先必须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了解世界其他文化,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善于国际交往,能够与国际同行打交道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他们必须树立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复兴与民族振兴事业的远大志向;他们必须学贯中外,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两方面都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采取更加开放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努力提高上外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上外党委和全校上下都清晰地意识到,从国家战略高度着眼来启动和建设国际型人才创新平台,这对于上外来说,既是一个新挑战,又是一个新机遇,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大的创新空间。与新中国同龄和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的上外,对此责无旁贷,理应在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同时也为我国高等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作出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对上外这样一所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大学的新嘱托,才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对新世纪的上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期待。
上外新一轮发展战略和创建高水平多科性国际化的外国语大学的发展定位已经明确,并获得全校上下的高度认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外正在和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上外办学实际和目标,精心构建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四个平台:
一是精心打造包括高级同传人才在内的高端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成立于2004年的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目前下设口译系、笔译系和翻译研究所。入学的培养对象以研究生为起点,入学者要求达到大学英语8级以上或具备市外语高级口译证书。学制为两年。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着重训练包括笔译、视译、交替传译等同声传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经筛选后被认定具有同声传译员培养潜质的学生将进入第二阶段的强化培训。学生通过全部培训课程和毕业考试后,获得由国家和上海权威部门颁发的同声传译资格证书,并获国际同类权威机构的认可。
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流行的翻译方式,目前95%的国际会议采用同声传译。同声传译要求译者边听边译,原文与译文的平均间隔为3到4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同声传译人才不到30人,大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已被政府列入紧缺人才目录。 经过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对上外高级翻译学院专业口译项目进行的全面考核,上外高级翻译学院专业口译项目完全满足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要求,由此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跻身世界排行15强的专业口译项目办学机构。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办学5年来,经过极其严格甚至是严酷的训练,至今已有3届近30名学员获得了由联合国翻译司和国际同传协会颁发的同传译员证书。上外高级翻译学院会议口译专业学员所接受的专业培训和同声传译训练,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已进入世界15强的部分同声传译办学机构。 二是精心打造具备国际视野、世界情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公务员培养创新平台:
目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外语类高校培养的高学历高层次拔尖级外语人才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在走向世界进程中对高水平涉外人才的大量需求。所以,现在是到了拿出"非常之举"、"非常之策"和"非常之招"来培养高层次拔尖级的国际型外语人才的时候了。
旨在更好地对接和服务于国家战略,上外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包括“国际公务员培养创新平台”;“国际型多语言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平台”和“依托国际型教育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四个重点项目;以及“外语类学科专业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非外语类学科专业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等建设项目。近年来,上外拿出专项经费以及多方筹资,设立专项基金,每年支持和选派1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的学校,师从一流的教授,进行国际前沿的研究与学习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或参与课题研究。 将用若干年时间引进或孵化100门左右的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课程。
目前在一些重要国际组织或重要国际场合上充当重要角色的国际公务员队伍中,由我们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还相当“稀缺”。2007年9月,上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设立了国际公务员专业并已招收了三届学生。这批学生选自上外附中等名校,均精通一门以上外语,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他们在上外接受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和多元化的培养,为将来走向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担任国际公务员的“角色”做好必要的学识与能力准备。这一举措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类高校教学要求平均化、教学资源使用平均化的束缚,有利于发掘出优秀学生的潜力,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使这些拔尖国际型人才走出校门后活跃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21各种国际组织中,在代表和维护祖国利益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有益的贡献。
上外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着力于培养21世纪的国际公务员,既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展示大国形象的客观要求使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上外跻身于高水平大学发展行列的题中应有之义。上外之所以设立国际公务员专业、并进一步明确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这是与上外所拥有的独特语言教育资源优势和多学科特色以及当下的国际化办学环境密不可分的。在为国家、为国际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这一方面,上外责无旁贷,理应发挥自身优势和强项,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三是精心打造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服务于全国大中小学校外语教学事业的“一条龙”外语教材教法理论创新平台:
目前,中国包括大中小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以及成人在内的学习外语人口已在3亿以上,而外语学习的总体效果不够理想。同时,我国高层次顶尖级外语人才短缺这一现实也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改变。能否大面积地提升大中小学校以及成人外语教育的绩效,能否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高层次拔尖外语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外交外事活动、高等外语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等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规律和有利于提高外语学习效果的大中小学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是作为全国重点外国语大学的上外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自2001年以来,在上外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的直接领导和推动下,这一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正在继续推进和深入。
四是精心打造国际型知识素养含量高、国际型教学水平高和国际型人才培养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这是上外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型潮流而确立和推出的人才培养国际型新思路新举措。国际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是具有国际型素养的优秀师资。上外十分注重引进国际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相继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上外在国际金融、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积极实施双语教学。每年学校都派遣青年教师赴英国、加拿大等国进修和研究。上外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他们经常性地来校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上外确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上。为此,上外已经并正在继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外语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增设专业方向并开展具有上外特色的通识教育。
长期以来,上外坚持追求具有时代特征和上外特色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多科性的学科和师资优势,将强化外语优势和巩固与拓展其他专业相结合,不断探索与不懈实践国际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并正在取得显著的办学成就。 自1981年以来,上外始终把向各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作为国际型办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来自8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近两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上外接受了包括研究生、本科、长期进修等层次在内的汉语和其他专业的学历与非学历学习教育。自2005年以来,每年在上外学习汉语和各类专业的外国本科生、进修生的人数保持在1千多人的规模。上外近年来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已在日本、意大利和秘鲁等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上外党委和全校师生员工认识到,新世纪的上外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跨文化沟通、与国际同行打交道并处于不败之地的能力。这不仅是上外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新嘱托,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的新期待。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主动呼应并大力实施“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全校上下认识到,上外办学史上的这第三次飞跃,可能要比前两次飞跃走得更艰难一些,但前程无疑将更加辉煌。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上外建校60周年。当前,上外全校师生员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推动下,在上外党委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吴友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教授,陈万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缪迅:上海外国语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
|
共1页 1 |
|
|
|
|
|
|
|
|
|
|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
|
|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