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爱峰/报道) 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史琳副教授长期关注苏南民间艺术。近日,她主持申报的“‘环太湖’民间宣卷与山歌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研究”项目被江苏省文化厅批准立项。记者联系史老师的时候,她正在环太湖流域忙着作田野调查,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原始资料,特别是民间收藏的宣卷和山歌脚本资料。
史琳告诉记者,她几年前带领学生到苏州工业园胜浦镇进行艺术实践时,对当地的民间音乐进行了田野调查,发现在民间艺人中流传有大量的艺术手抄本,诸如宣卷的宝卷脚本、道情脚本和山歌民谣手抄本,包括冯梦龙的《山歌》等。虽然绝大多数为民国年间的手抄脚本,但作品的创作年代绝大多数为明清时期。为了进一步了解环太湖民间艺术作品情况,她又带学生到苏州、无锡图书馆以及吴江、宜兴实地调查,发现了更多的民间曲艺作品,如曲艺宣卷共发现有342种不同的手抄宝卷脚本。她在考察日记中兴奋地写道,“那真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藏,亟待对此进行深入地发掘、整理和研究。”
正是这样的想法,激励她申报了江苏省文化厅2009年的课题项目并获得成功。史琳介绍说,在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了两个理论研究目标,即环太湖民间宣卷研究和环太湖山歌研究;确定两个社会实践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文艺建设的研究,二是对苏州山歌进行艺术创新,争取创作一台“江南古韵——太湖山歌”精品音乐会。目前,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与苏州工业园已经联合在胜浦镇建立了艺术实践和“胜浦三宝”研究基地。史老师自豪地说,“我们这个基地最大的价值就是不但深入研究环太湖的文化艺术的成就和特点,而且努力把这些古代艺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为当代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史琳副教授认为,环太湖民间宣卷和山歌基本上代表了江苏宣卷和山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加强对环太湖民间文艺手抄脚本的研究,对了解江南文化艺术的成就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她预计“环太湖民间山歌研究”、“环太湖民间宣卷研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江南古韵——太湖山歌精品音乐会”的研究成果不但在艺术界而且在全国学术理论界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