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科技大学就业工作广受媒体关注 |
|
|
日前,光明日报刊发了题为《“将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青岛科技大学就业工作探秘》的长篇通讯,科学时报也刊发了题为《全员参与广拓渠道 搭建平台 关口前移 青岛科技大学就业工作探秘》的专题报道,人民网、新浪、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山东新闻网等先后转载,近10家媒体先后对青岛科技大学多年来在推动大学生就业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形成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深度剖析和推介。
光明日报全文如下:
“将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青岛科技大学就业工作探秘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青岛科技大学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06年,在山东省属非师范类高校中,该校就业率名列第一,2007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日前举行的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青岛科技大学作为山东省本科院校唯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据青岛科技大学就业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即使是受金融危机大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裁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该校2009届毕业生签约率依旧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近日,该校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将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一切都好办”。
拓宽就业渠道 全员参与就业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高青要求发挥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工作“全员参与”优势,把就业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把推动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努力让每一名毕业生得实惠。
在青岛科大,就业从来就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就业。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介绍,学校实施“全员参与”的模式来抓就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广大教师对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奖励为毕业生就业起到积极推荐作用的任课教师,鼓励他们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帮助毕业生就业。
长期以来,该校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充分发挥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优势,不仅直接吸引学生参与到自己在研的科研项目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且在毕业时主动向企业优先推荐自己所指导的毕业生。
学校还积极开拓国际化就业渠道,实施“名牌就业”战略,提升毕业生国际竞争力。截至目前,已有四批近280名学生进入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的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培训,其中有120名学生分别与三菱电机、丰田汽车等日资企业签约就业,2009年又有78名毕业生实现国际化就业。据统计,近五年,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已逾千人;学校毕业生在国际化公司的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在巴斯夫、拜尔、大众、德固萨、三菱电机、丰田汽车、三洋、阿尔卑斯、创绩等跨国公司都能看到青科大学子的身影。
强化实践技能 订单组团推介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持续低迷,学生理论满腹而动手能力差成为热门专业就业的掣肘。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该校开始大胆尝试“组团推介,打包就业”的模式,先后在日本STS株式会社、苏州软件园、美国杰普软件上海公司、大连软件园等国内外一大批软件类大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从大三开始就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推荐选拔有志于软件研发与设计的大学生,提前进入企业接受培训,企业结合需求对学员进行二次筛选,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通过这种模式,近年来该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四年来已经有600余名毕业生找到了理想工作,2009年在上市公司北京文思创新就业的学生起薪在300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月薪高达8000元。
为企业量体裁衣制定培养计划,实行订单式教育,也是青岛科技大学很多学院推进就业的有效方式,“就业直通车”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上半年,该校化工学院的13名大一新生就早早地被当地一家企业抢先预定,大学期间他们将依靠企业的爱心资助完成学业,毕业后将直接到该企业工作,提前三年实现就业梦想。青岛科大副校长罗公利表示,“就业直通车”项目是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选拔培养对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连贯性。今后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就业直通车”项目中来,推动更多的大学生顺利就业。
倡扬基层就业 支持自主创业
基层就业正成为毕业生“新宠”,2009年的各个基层就业项目咨询会上都吸引了大批毕业生关注的目光。据统计,全校共有800余人参与到“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应届毕业生入伍等基层就业项目中,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2%以上。“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新型就业观正在毕业生中逐渐形成。
学校还大力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从经费、政策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设立“创业专项基金”扶持重点创业项目。凡被学校确定为创业团队的,当年奖励3000元扶持资金,对于后期运转较好的团队还将给与追踪扶持。创业团队主要成员学籍在规定基础上可延长一年。创业团队主要成员在推荐本校免试研究生时,可作为“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推荐。创业团队可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优先孵化,入选者学校将免费提供场地。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学校还为创业团队配备了“创业指导专家团”,在政策、管理、金融、税务、法律、市场、财务等方面对创业学团队进行“一对一”捆绑式指导帮助。目前已有信息学院伊军、传播学院郑彦磊等多名同学开展实质性创业活动,个别项目已实现年利润30万元以上。
搭建实习基地 就业关口前移
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发现,青岛科大的毕业生因为知识结构完善、创新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为进一步打响就业招牌,学校与海尔集团、烟台万华、富士康集团、青岛软控、深圳深劳、江西泰丰、华鲁恒升、大连软件园等66家单位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就业基地。这些单位每年都到学校招聘大批毕业生,成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伴随着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的口碑相传,青岛科技大学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赢得了更多企业的认可。
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关口前移,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已先后建立16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吸引623名毕业生进入基地锻炼实习,其中314名毕业生被留用。宋智彬是青岛科技大学2008届高分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去年四月份进入汉缆就业见习三个月,并最终与公司签订协议,目前已成长为企业骨干,任职于汉缆国家级技术中心。作为一位年轻的科研项目负责人,他对就业前的见习感触颇深:“就业见习基地对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很有帮助,同时能为用人单位选好用好毕业生。正是那段实习经历让我对自身和企业都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了怎样能够将所学知识尽快融入实践。”
|
共1页 1 |
|
|
|
|
|
|
|
|
|
|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
|
|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