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大学里若干专业及方向易被误解
家长和考生都不是教育专业人士,填起志愿来着实有些棘手。倒不是说这件事情多么高难度,只是高校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很多,要普通人都详细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凭感觉、靠想象、望文生义等等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望文生义”选择的专业与想象大不一样,或与自己的兴趣刚好背道而驰,这个代价可太大了!有不少过来人大学四年就耗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
我们在此举出一些特例,通过“过来人”的口现身说法告诉大家一些专业的准确内涵,给家长和考生提供借鉴。不过篇幅有限,只能挂一漏万,介绍些典型例子,以起到警示作用,希望大家选专业一定要认真了解。
有些专业比较“含糊”
旅游管理:
关键字眼在“管理”
旅游管理通常是考生报考名校的“保底”志愿,历年如此。中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小文说:“这可是我报的最后一个志愿,不过,老实说,保底效果还真好,起码是把我给留在中大了,之前也让我敢去拼别的更好的专业。”
“对这个专业,许多人的认识也有误区,以为就是出来当导游的,其实旅游管理的关键字眼在‘管理’!”小文说,这个专业学的东西不仅是旅游的,口径很广,比之前想象的好!但同时,由于旅游教育的发展仍不成熟,尤其是学院刚成立5年,因此教学资源和经验都不是很丰富,有很多试验性的举措。而且学院的地位比较 “低”,相对比起许多老学院来说。“可是这几年的努力进步大得出乎想象,年轻就是动力十足。”
小文提醒考生,旅游管理专业与就业的匹配度向来不高,并不要以为学旅游就做旅游,大多数毕业生从事商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这个志愿?她觉得,乐观灵活、愿意与人相处是首选条件。当然,还有兴趣也很重要。
自动化:
原来是个“万金油”
“说实话我刚报考自动化的时候以为就是做机器人!”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三的姚同学有些调侃地说。谈到自己的专业,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主要的学习内容如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等看起来比较枯燥,但课程不是太难,“只要理解了就不怕”。
“老师常常说我们的专业是万金油,其实是挺对的。”毕业后同学们去的企业五花八门,这次有10人去了核电,还有一些去了通用,不过基本上是搞销售和维修等技术支持类工作。说到学习,他表示一定要认真。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利用各种仿真软件如matlab、数学建模等。“如果你以为这个专业好玩,那就错了。”
有些专业“高深莫测”
环境科学专业:
与环境搭边的容易被人误读
环境工程系的专业历年都被认为是冷门,凡与环境搭上边的很容易被人误读。“曾经有人以为这个专业是扫垃圾的。”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专业的小韩苦笑着说。
“选择这个专业最初的印象是觉得挺高科技,但现在学了三年,不那么认为了。”小韩介绍,该专业实际上学的是各种环境类的知识,包括大气、水、土壤,提高的是如何处理各种环境污染的能力,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不过,与环境专业直接挂钩的社会职位还不是很多。我们如果对口就业,那么大概就是当环评师,去研究院、垃圾厂、水处理厂等这几个方向。”小韩表示,他们就业不容易,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互不感兴趣的尴尬场面。“从事本专业的几率很小,很多同学要在别的岗位上从零开始,不少同学想通过考研来转向。”
如果有考生在这个专业前徘徊的话,他提议:“报考的考生一定要真对环境工程有兴趣,并最好日后的方向是打算深钻搞科研的。”
地理信息系统:
其实学很多计算机相关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听起来很像是专啃地图的。但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四的殷晓霞同学说,其实里面大部分是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和知识。
关于学习内容,她说地理信息系统其实就是个3S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大一、大二时上一些地理类的基础课,比如自然地理、城市地理、人文地理之类。“说实话有点枯燥,不过也有好玩的东西。在珠海校区时,如果看到一群人拿着个上面有仪器、对面有标尺的三脚架(全站仪),那就是我们在测地势”。但大三专业课开始之后,就比较实际,着重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信息来预测、描述一些现象,比如最短路径分析,实时路况、最佳商业位置等。
什么人比较适合这个专业?小殷说,喜欢计算机类的、做编程二次开发的男生学这个比较好。
虽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但就业前景蛮好的。“如果开发做得好,都很抢手,如果不擅长开发,数据库类学得好的话,例如国土局规划局都可以进。”
有些专业颇为“神秘”
考古学:不光只是挖墓的
如果评价冷门度,考古可算是“冷门之最”。“曾经就有人问我,考古难道不就是挖墓吗?”中山大学考古学的大四毕业生黄鑫对此无奈地讲。挖墓的确是考古发掘的一部分,但考古学做的是系统的“田野发掘”;而田野发掘也仅仅是考古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考古做的是通过对遗存的研究,还原人类历史,进而完成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专业外延和内涵都很大。
“经过大三的田野考古实践后,我感觉像脱胎换骨成另外一个人了,我真的喜欢考古了。”黄鑫坦诚地说:“当年我念考古专业完全是调剂的结果。知道被录取到这个专业后,它给我的印象是神秘、冷门、没‘钱’途。但现在我非常清楚,这是一门真正的学问,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学得好。”
“大学里的同窗情谊,没有其他专业可以和考古相提并论,最重要一点是我们经过近半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考古田野实习。在同窗的日子里,我们深深体会一种比友情亲、比亲情浓的感情。”
这几年,考古专业的就业潜力也在不断增大。“对口的主要是考古研究所和文博单位,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并不饱和,今年就业机会相当多,比预期要有潜力。”
黄鑫说,对考古或文物研究怀有极大兴趣,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有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具备认真细致的学习、工作态度的师弟师妹们,不妨考虑学考古。
人类学:多种学问都涉及
人类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一言难尽。“很多人问我什么专业,我说是人类学。然后他们就说,你们是不是搞人体测量的啊?还是考古的啊?或者是研究生物的?难道是社会工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张宗康笑说。
其实,上面所说的几种猜测,人类学都有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方面:民族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下面又有很多分支学科:法律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等。
“坦白说,人类学专业现在得不到社会很高的认可,就业一直是个问题。”张宗康说,如果有同学喜欢读书,喜欢研究文化,喜欢田野工作,不以就业为最大前提,我觉得这样的同学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因为他能挖掘这个专业的乐趣所在。
关于就业,记者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历年就业情况表中看出,人类学虽然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专业对口地找到工作,但是更多的人是从事了媒体行业的文字工作。并且,不少现今已经成为媒体行业小有成绩的校友。人类学在他们身上埋下的文化深度和文字扎实度,让他们在工作中得以脱颖而出。
有些专业易被误读
1、老专业搭上新名词 此类专业以信息类和管理类学科为最。比如地理,与新名词“环境科学系”结合,套上“环保”的光环,环境科学系下设“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招生往往会比以前更好一些。
2、成新宠的“老黑难”专业 一些传统的“老黑难”专业和基础学科,虽然专业名称不变,但内容和就业方向早已随社会变化而变化。
典型:石油工程、石油地质、勘察技术、土木工程、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核技术与核工程等专业。
由于就业后工作条件艰苦,这些专业历来报考者少。但随着目前石油、煤炭等传统行业复苏,工作条件大为改观,待遇比以往翻了三五倍,毕业生供不应求。
3、易望文生义的专业 有一些专业,名称没有改变过,但由于行业面不广,人们常常望文生义,误认职业身份。
典型1:法医学专业。乍看之下似乎整天与命案打交道,令人望而却步。其实法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医学,只是多了法律方面的课程设置,对口工作也多是医疗鉴定、伤害案件的司法鉴定。
典型2: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该专业将“宏观经济调控”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须至少修读硕士学位以上才能在此领域有所作为。 本报记者 夏杨 实习生 黎春蕾 马红平 李雅玲